

2025年重庆市“质量月”主题宣传活动暨质量效益型企业典型案例交流分享会举行。
\n为学习宣传贯彻中国质量(南京)大会精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全面质量管理,9月18日下午,2025年重庆市“质量月”主题宣传活动暨质量效益型企业典型案例交流分享会在市市场监管局举行。
\n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忠于致辞,总工程师杨陶传达中国质量(南京)大会精神,八位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
\n本次活动由市市场监管局主办,并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工商联等有关市级部门,以及区县市场监管局、企业代表等约1000人(含分会场)参与活动。
\n“质量月”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n重庆加快培育质量强市新动能
\n本月,市市场监管局等22家有关市级部门联合开展全市“质量月”活动,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组织了200多项质量主题活动,促进各行各业提质量、树品牌、提振消费信心,深入推进全民质量行动,以高质量铸就高品质生活。
\n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忠于致辞。
\n陈忠于在活动致辞中强调,中国质量(南京)大会的成功召开,为我们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市,以质量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国质量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着力培育质量竞争新优势,突出“快”字,多方协同贯彻大会精神,彰显“强”字,多措并举提振“重庆质量”,聚焦“新”字,多维驱动激活质量动能。
\n近年来,重庆市深入推动质量强市建设,健全质量政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区(县、镇),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0.6,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97.84%,公共服务质量指数77.32,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建立质量领域优质组织重点培育名录,入库组织超过500家,指导2.36万家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启动质量强链项目56个,支持企业突破“卡脖子”质量技术瓶颈66项,发布链式QC小组成果295个,创造可计算经济效益18.9亿元。各有5个区县和1个区县分别入选全国百城质量提升活动和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建设创新试点,中央质量考核获评A级,质量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
\n如何迈向“质”高点?
\n重庆企业共谋以质取胜
\n
企业代表进行典型案例分享展示。
\n活动现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重庆馨田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等重庆企业分别就技术创新、数智化赋能和提高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典型案例分享与展示。
\n——加速推动质量数字化转型
\n“我们坚持质量是企业的脸面,否则无法见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否则无法生存。”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主管黄强胜以《数字孪生赋能航空航天铝锻件生产过程精准控制》为题进行了典型案例分享。他提到,近年来,西南铝持续创新检测方法,推动质量管理向数字化转型,该理念以三维激光扫描、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打破传统模式局限,实现检验作业标准化、检验结果价值化。
\n——新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新方案
\n“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我们推出由首席质量官主导的‘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新型质量管理体系。”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王向东以《基于首席质量官主导推动的DQM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实践》为题进行分享。他提到,通过搭建大数据平台确保质量数据实时性,并利用智能检测实现质量判定的自动化,构建模具全生命周期管理,防控质量风险源头,为铜管乃至各类管材制造企业提供了可复用的解决方案。
\n——“5G+智能制造”开辟新路径
\n“这棵树就是我们华峰的质量树,我们质量树的特色就是技术赋能、多要素协同。”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负责人杨建新以《基于5G智能制造的己二酸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联动提升实践》为题,带来化工领域的质量效益提升之道。他谈到,己二酸产业链质量管理建立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市场的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公司还依托“5G+”技术,运用无人机巡检、视觉监测等多项信息技术,成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可推广的典范案例。
\n——智能化让油碟实现质量升级
\n“小油碟、大产业,在效率方面,我们目前可以省去人工抽检与事后调节时间,4条线日均多产0.4万罐,产能提升5%。”重庆馨田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质量总监王鹏以《“体系化+智能化”打造火锅油碟行业质量标杆》为题分享典型案例。他提到,馨田食品是专注于火锅油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通过实施“智能调重系统改造”,重新编写PLC控制程序,新增自动称重、动态调重及异常自动停机报警功能,实现了从传统“人工抽检+人工调重”到“在线自动检测+自动调重”的智能化升级。
\n——多措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n“我们建成了超过40间实验室,配置了超过130台大型测试设备,精准把控产品质量,确保交付客户的每台产品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质量系统负责人喻陈先生分享了在动力装备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提质增效实践。宗申动力引进了国际先进检测设备,自主开发QMS系统实现质量信息实时传递与快速处理,广泛应用全过程防错技术与系统防错互锁机制,并通过MES系统实时采集数据、监控生产流程,构建起支撑全要素管理的大数据信息化系统。
\n行业专家交流互鉴质量问题
\n共筑高质量发展基石
\n活动当天,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重庆博望气体有限责任公司3家企业代表还进行了“质量面对面”主题访谈。
\n
“质量面对面”主题访谈。
\n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奖企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乐中耀,在面对面交流环节分享了质量工作特色做法。他介绍,公司在平台筑基方面,构建以重庆本部为核心、辐射全国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服务布局,形成检验检测、标准法规、计量、认证四位一体的汽车技术服务体系,此外,公司还突出技术领先,突破国外垄断,创新研发汽车空气动力学全链条一体化开发模式,平均缩短汽车研发周期约20%。
\n“在格力,质量的定义是两条生命,一条是企业的生命,一条是消费者的生命。”交流分享环节,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质控部部长张浩谈及数字化的影响,他分享道,格力质量标准的管控主要通过信息化的全流程开发,将机型设计要求、零部件开发要求、过程整改要求、外协生产保障等质量数据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将人工传递信息优化为通过供应链系统与质量标准系统链接的方式,共享质量标准,实现标准在线查询和同步更新。
\n“在质量管控方面,我们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严格实施供应商评估机制,搭建数字化追溯体系,实现产品全流程质量管控。”重庆博望气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龚明金也对中小型企业避免“盲目智能化”提出建议,她表示,先“算账”再“动手”,列一张“问题清单”,明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再评估,避免“为智能化而智能化”。
\n本次活动以实务探讨深化质量经验互鉴,为企业破解质量难题、优化管理路径提供了宝贵思路,进一步凝聚了以质量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共识,为重庆构建更高水平质量生态、助力质量强市建设添砖加瓦,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质量支撑。
\n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质量(南京)大会精神,多方协同推动大会精神进机关、进基层、进企业,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与“416”科技创新布局,推动质量技术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质量基础设施与科技融合,推进“重庆精品”“渝质金服”落地,实施“春笋”计划及“质链川渝”行动等重点工作,深化“渝质强企”质量提升生态圈建设,推动企业建立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健全首席质量官制度,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质量增长极,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坚实质量支撑。
\n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配资网上
鑫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